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,任你躁在线精品免费,四虎影视永久在线精品,国产日韩av在线播放

人才培養(yǎng)
馬強

馬強,男,1979年7月出生,山東省菏澤市人,博士、二級研究員、博士生導師,現(xiàn)任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副所長。為中國地震局防震減災優(yōu)秀人才百人計劃第一批人選,中國地震局領(lǐng)軍人才,中國地震局“地震預警與實時地震減災應用”科技創(chuàng)新團隊負責人,黑龍江省“頭雁”團隊骨干成員,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總工程師。


研究方向:

主要從事強震動觀測、工程地震學和實時地震學相關(guān)研究,主要研究方向為地震預警與工程緊急處置技術(shù)、實時地震減災及工程應用、強震動觀測研究及應用等。


聯(lián)系方式:

電 話:0451-86652082

E-mail:maqiang@iem.ac.cn


工作簡歷:

2003年在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從事科研工作,2006年聘為副研究員,2008年遴選為碩士生導師,2013年評聘為研究員(2022年評聘為二級崗位),2018年遴選為博士生導師。2011任強震動觀測研究室副主任,2019年工程技術(shù)研究中心主任,2022年任強震動觀測中心主任。2021年入選中國地震局領(lǐng)軍人才,2022年為中國地震局“地震預警與實時地震減災應用”科技創(chuàng)新團隊負責人。

培養(yǎng)畢業(yè)碩士研究生13名,目前指導在讀博士研究生6名,碩士研究生11名。


學習簡歷:

2003.9-2008.7,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專業(yè),工學博士;

2005.9-2006.9,日本政策研究大學院大學(GRIPS)防災政策專業(yè),碩士;

2000.9-2003.7,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專業(yè),工學碩士;

1996.9-2000.7,煙臺大學土木工程系建筑工程專業(yè),工學學士。

主持國家級項目:

國家重點研發(fā)計劃項目課題,緊急地震信息在重大工程緊急處置中的應用(2017YFC1500802),2018.01-2021.06,主持;

國家重點建設項目,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,2018.07-2023.12,副總工程(常務),執(zhí)行總工程師,總工程師;

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課題,地震預警與烈度速報關(guān)鍵技術(shù)研究(2009BAK55B01),2009.12-2012.12,主持;

國家自然科學基金,基于有限記錄信息的地震參數(shù)實時持續(xù)確定技術(shù)研究(40804011),2009.01-2011.12,主持。


代表性論文:

已發(fā)表學術(shù)論文70余篇,近年代表論文。

[1] Wang F, Ma Q*, Tao D and Xie Q (2023) A numerical study of 3D topographic site effects considering wavefield incident direction and geomorphometric parameters. Front. Earth Sci. 10:996389. doi: 10.3389/feart.2022.996389. (SCI, JCR:IF3.66/Q2)

[2] Wang, Jiang, Qiang Ma*, Dongwang Tao, Quancai Xie, and Xiuyan Ren. Weak Predictability of Rupture Growth Evidenced by P Waves: Implications for Earthquake Early Warning. 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12, no. 5 (2022): 2653-2667. (SCI,JCR:IF3.14/Q2)

[3] Tao, D., Lu, J., Ma, Q.* et al. Analysis of near-field strong motion observations and damages of Menyuan earthquake on 8 January 2022 based on dense MEMS stations. J Seismol 26, 1245–1265 (2022). https://doi.org/10.1007/s10950-022-10113-9. (SCI,JCR: IF1.61/Q3)

[4] Qiang Ma, Fuchen Wang, Dongwang Tao, Quancai Xie, Heyi Liu, Peng Jiang. Topographic site effects of Xishan Park ridge in Zigong city, Sichuan considering epicentral distance [J]. Journal of Seismology. 2021, doi:10.1007/s10950-021-10048-7. (SCI,JCR: IF1.61/Q3)

[5]Tao D, Ma Q*, Li S, Xie Z, Lin D, Li S.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for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Ground Motion Parameters and Macroseismic Intensity in the Sichuan–Yunnan Region. Applied Sciences. 2020; 10(9):3086. https://doi.org/10.3390/app10093086. (SCI,JCR:IF2.84/Q3)

[6]用于地震預警的P波震相到時自動拾取.馬強,金星,李山有,陳緋雯,廖詩榮 & 韋永祥.(2013). 地球物理學報(07),2313-2321.(SCI,2022年被中國科技論文計量評價研究中心評為高PCSI、高被引、高下載論文)

[7].高速鐵路地震防災系統(tǒng)的應急處置范圍確定.馬強,李山有,于海英 & 宋晉東.(2013),鐵道學報(06),110-115.(EI)

部分標準制定

國家標準,《中國地震烈度表(GB/T 17742-2020)》(4/34);

行業(yè)標準,《地震波形數(shù)據(jù)通道標準(DB/T 86-2021)》(3/12);

行業(yè)標準,《建筑結(jié)構(gòu)強震動觀測技術(shù)規(guī)范(DB11/T 1585-2018)》(8/15);

行業(yè)標準,《數(shù)字強震動加速度儀(DB/T 10-2016)》(13/15);

行業(yè)標準,《強震動觀測技術(shù)規(guī)程》(DB/T 64—2016)(15/17)。


部分獎勵與榮譽:

2021年,中國地震局領(lǐng)軍人才;

2021年,中國地震局防震減災科學成果獎一等獎(2/15);

2021年,中國地震局防震減災先進個人;

2021年,黑龍江省省直機關(guān)“優(yōu)秀共產(chǎn)黨員”;

2018年,中國地震局防震減災優(yōu)秀成果獎三等獎(5);

2016年,中國地震局防震減災優(yōu)秀人才百人計劃人選;

2016年,中國地震局防震減災優(yōu)秀成果獎勵三等獎(5);

2015年,中國地震局防震減災先進個人;

2015年,黑龍江省省直機關(guān)“優(yōu)秀共產(chǎn)黨員”

2014年,第九屆全國地震工程會議優(yōu)秀論文獎;

2013年,第四屆黑龍江省留學歸國人員報國獎;

2012年,教育部科學技術(shù)進步獎二等獎(16);

2009年,中國地震局優(yōu)秀博士論文;

2008年,中國地震局防震減災優(yōu)秀成果獎二等獎(4);

2006年,恢先地震工程獎學金。


部分學術(shù)及社會兼職:

黑龍江省地震工程學會理事;

中國公共安全科學技術(shù)學會(CAPS)預測預警委員會委員;

全國地震專用計量測試技術(shù)委員會,委員

中國地震局測震學科技術(shù)協(xié)調(diào)組,成員

中國地震學會強震動觀測委員會委員、青年科技委員會委員、地方工作委員會委員、巖土工程防震減災專業(yè)委員會委員、災害鏈委員會副主任委員;

《地球與行星物理評論》編委;

政協(xié)哈爾濱市第十三屆委員會委員;

哈爾濱市僑聯(lián)青年委員會副會長;

哈爾濱市歐美同學會副秘書長。